当前有个特别尖锐的行为会变成一个社会灾难,就是“过度友好”。这个行为由最好的动机驱使,却最终感觉粗暴无礼,令人恼火。
我们会在生活中遇到过度友好的人,因为想讨好对方就过度的赞同。过度友好犯的三大错误:
首先,他们认为他们必须同意每件事。如果我们说某件事情某个人不好,他们立即点头同意。如果一秒后我有一个奇怪的想法,他们也会欣然同意。当我们说一些东西有趣,他们也会喜欢。当我们说这东西也很愚蠢的,他们就变得不喜欢了。他们的礼节性赞同可能看起来非常周到,事实上他们没有在用心听你说话。
其次,他们的赞同没有针对性,他们会夸你的优点却不是你感觉有价值的。他们会说我的伞很漂亮;我的信用卡是从他们最喜欢的银行办理的;我们的椅子都是非常好用的;我使用筷子的手法很规范.....但这一切对我们都不重要,如果它与我们自己的意义和成就感没有联系。每个人都喜欢被称赞,但被错误的称赞本身就是一种侮辱。
他们的友谊是盲目地乐观,他们说我看起来很精神;我们的工作听起来多么令人印象深刻;我们的家庭这么完美。他们使我们感觉良好,他们很危险的提高了成本使你没法说出你并没那么好,其实很孤独,很忧郁。
相比之下,不过度友好反而讨人喜欢。请记住三件事:
首先,意见存在分歧并不一定是可怕的,你甚至可以愉快地进行反驳。当我们不觉得我们的尊严受到威胁时,我们可以在不同意见对手中学会有价值的东西。
其次,人们只想别人会来称赞那些他们为之骄傲的东西。真正讨人喜欢的人知道我们必须谨慎地通过许多事情。当他们最终给予祝福,他们的话可以产生恰当的共鸣。
第三,让我们高兴的不是那些说好话的人,而是懂得理解我们的人。这通常意味着,同情我们的悲伤并表示愿意陪我们去解开我们的心灵的焦虑、犹豫或困惑的部分。讨人喜欢的人被喜欢是因为他们在社交场合中保持的能力。即使他们长得很难看,甚至吓人,作为好友条件却是完全符合。他们会本能地用自己的经验作为思考他人需求的基础。
相比之下,过度友好的人让自己忘却自己的善恶。在过度谦卑的压力下,使他们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分享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讨人喜欢的人的魅力核心是一种形而上洞见,并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因此,在核心方面一个人先了解他们自己,将是理解和陌生人相处的关键。过度友好不仅是发生在一对一的情况,它是个根深蒂固的问题,在现代消费社会更普遍。这解释了为何航空公司热忱地祝福我们抵达目的地并愉快地开始一天,或服务员为何希望我们能在用餐时感受到真正美好的时光,为何服装店的工作人员带着夸张的笑容推荐我们试穿新的衣服。
在这里,他们极度友好的原因是突然的羞怯和失去自信,用自己当向导来了解陌生人的性格和需要。公司对客户表面上的“差异性”过于重视从而忽略了在服务中对客户内心造成了践踏。
过度友好的人的问题最后可以追溯到令人同情的羞怯上,他们只不过是丧失信心而已。在自己的经验的有效性为指导下让他人感觉愉快。过度友好的失败告诉我们,想要成功取悦他人我们必须首先接受风险。我们可能会做不好,为我们坦诚的表达而得罪他们。
成功的魅力依赖于一个初步的安全感,我们可以生存的社会,失败预想最后没巴结到那个人是不是没问题,也许是最好的办法去恰当和自信的吸引别人。我们必须说服自己要冒没法交朋友的风险才有机会真正做任何事。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编辑删除。
文章来源 http://www.anotherhelp.com/case/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