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攀比?
所谓攀比,是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从而做出不顾客观条件的行为。
仔细留意生活,你会发现,攀比是人的天性,每个人身边都有攀比风。比如,读书攀比、工作攀比、彩礼攀比、旅游攀比、家庭条件攀比、学历攀比、职位高低的攀比等等,正是这种攀比风,才导致很多人陷入攀比的怪圈,走不出来,让自己陷入迷茫,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
孩子攀比行为表现
一是比个人能力。比谁的声音大、胆子大;比谁跑得快、跳得高;比谁朋友多、学习好;比谁会画画、会弹琴。
二是比物质条件。比谁的衣服漂亮,比谁的书包好看,比谁的文具的高档,比谁的玩具好玩。
三是比父母家境。比房子大、住在高档别墅,比汽车排场,甚至父母官大,有钱。
形成原因
1、追求更好
追求更好是人的天性。孩子天真幼稚,希望自己什么都要比别人强,比别人好,看到别人有的,也想要拥有,即人有我有;就是别人有好的就想追求,即人有我好;别人没有的自己也要,即人无我有。
2、社会萌芽
孩子的社会化,是在同伴认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炫耀导致同伴之间形成攀比心理。炫耀和欣赏必然生出羡慕,而羡慕的孩子们觉得自己也应该拥有,双方互相给予压力,攀比之风就应然而生。
3、家庭影响
孩子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到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的影响。家长不希望孩子比别人差,给孩子灌输“你不能比谁差”的思想;不少家长本身就喜欢攀比,久而久之,萌发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解决攀比心理?
1、不能一味的满足,要适当。
尤其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妈妈要注意,小孩子都是喜新厌旧,看见别人的新玩具自己就像要,很多的家庭总感觉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孩子想要就给孩子买,家长辛苦点也不能委屈孩子,可是这样无限的溺爱,只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时间久就会越来越夸张,孩子的虚荣心总有家伙在那个招架不住的那一天。
2、从小培养孩子有金钱的意识
家长在孩子3-6岁的阶段就可以多给孩子培养金钱方面的教育,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出门想要买什么东西要让他自己知道价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让孩子干家务,给零发钱,让他想要买什么东西的时候,用自己的零花钱买,这样他的金钱观也会慢慢的树立起来,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从小多做一些家务,也减少孩子在物质上攀比的意识。
3、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孩子小时候都是从模仿之中建立习惯,俗话说:大狗爬墙,小狗学样。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儿童的成长是在你的身边开始的,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影响。所以为人父母好的习惯要从自身做起,不要存在攀比的心理,时刻为孩子做表率,让他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攀比心可以说人人都有,我们常说的虚荣,爱吹牛都跟攀比心有关,所以,即便孩子有了攀比心家长也不必过于紧张。如果孩子的攀比心比较严重的话,家长可以参考分享中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教育孩子。相信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的。
文章版权属争渡心理咨询,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 http://www.anotherhelp.com/case/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