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虐待动物背后的心理

近日,一名男子当街用开水浇一只怀孕母猫,导致母猫和四个胎儿身亡。


一、同理心


听起来真的很残忍,这是一种虐待行为。之所以会让人意识到这件事是虐待,一种非常根本的能力在于理解并且某种程度感受到了受虐待一方的痛苦。这种识别并且感受到对方情感的能力,心理学上称之为同理心。


如果你看到类似视频,会有不适感,能够亲身感受到猫咪的痛苦,你是具备同理心的,这种能够理解并且感受受虐方痛苦的心理,也就是:同理心。


如果你在观看此类视频并没有不适感,甚至还有点兴奋,你可能会是如下的情况:


1,先天丧失同理心,也就是:反社会人格特质。

2,同理心的暂时消失/抑制。

3,同理心存在,但是没有形成施虐的行为。


我们下面好好聊聊:先天丧失的同理心,反社会人格。


从这个角度上看,有那些可能会导致虐待行为的出现:


1、同理心的先天缺失:比方说有一部人具有反社会人格特质。

2、同理心的暂时性消失或抑制。

3、同理心存在,但并没有形成后续对施虐行为不认可的心理冲动,又或者不认可的心理冲动收到了抑制。例如一部分的反社会人格群体,他们能够理解和感受到受虐方的痛苦,但他们不在乎。


二、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有什么特点呢?


1、共情能力差,这意味着,他不能感受到别人的感受。但不代表,他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受。什么意思?意思是一个反社会人格可能能够基于自己的经验非常缜密的推测出你的感受和反应,但他不在乎。


2、对奖励敏感,对惩罚不敏感。举个例子: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文明诚实有礼貌,爸爸妈妈的表扬,是奖励;而撒谎骗人偷窃没有被发现,得到的战利品,也是奖励。(奖励的类型,能够部分的解释为什么同样是反社会人格,有的人是杀人狂,而有的人是领导者。)一般来说,奖励能够增加被奖励行为。


三、外界对同理心的影响


动物虐待与人类暴力犯罪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份广泛流传,被广泛认可的研究报告。换句话说,综合来看,人类暴力犯罪和虐待动物的关联性,高达70%。一个有过虐待动物史的人,只要能力足够,时机成熟,很可能就会成为一名罪犯,刀子挥向人类自身。



文章版权属争渡心理咨询,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 http://www.anotherhelp.com/case/420

更多案例

心理学故事——螃蟹、猫头鹰和蝙蝠

不要太指望神秘的心理治疗的魔力。最重要的力量永远在你自己的身上,奥秘的知识、玄妙的潜能开发、炫目的成功学等等,都远不如你自己身上已有的力量重要。

2020-09-21 16:25:05

咨询师:潘峻峰

详情

父母与孩子如何度过刚入幼儿园期间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起因是害怕被遗弃。人类从出生时经过产道离开母体,就有一种从与存在合而为一的状态到分离出来的感觉。也第一次体验到被遗弃的感觉,而人类被发现的第一件事情吸气与哭泣,

2020-09-22 15:45:08

咨询师:徐俊朋

详情

如何发现自己情绪不成熟?

通过生理成熟,我们可以轻松地看出一个人的年龄大小。但说到情绪成熟,我们就没这么容易分辨了。我们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意识到自己在与一个情绪上的婴儿打交道。

2020-09-02 16:39:13

咨询师:许卉

详情

推荐咨询师

彭仕涘

广州争渡心理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彭仕涘,国家心理咨询师,叙事取向心理咨询师,任高校外聘叙事咨询师

情绪管理 儿童青少年 个人成长 人际关系
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马上回拨给您,请您接听客服来电
(客服电话:0755-86703504 / 189228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