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害怕跟异性接触怎么办?


描述:

具体表现在工作面试时如果对方是女生的话我会很自如,但如果面试我的那人是个男的我就会不由自主感觉很紧张,退缩;包括在外面吃饭,或者理发店里,只要我旁边有男生我就会感觉浑身不自在,僵硬,甚至冒冷汗。之前答应过一个男生一起出去吃饭,想着试试看会不会好点,结果见了面坐在一起吃饭时那种反感更强烈,满脑子都是想快点回去,平时我喜欢吃的东西也变得索然无味……

这算不算是一种病?该怎么做才能好一点呢?

小时候曾经被一个男生猥亵过(时隔多年我已经有点怀疑那到底是真实发生过的还是我做的梦了)

 

回答:


首先区分害怕的是情境还是对象,其次区分害怕的具体内容。

 

从问题描述中,题主似乎并非害怕面试场合,也非公开社交场合,而是害怕和男性接触。

 

——“如果面试我的那人是个男的我就会不由自主感觉很紧张,退缩”

——“只要我旁边有男生我就会感觉浑身不自在,僵硬,甚至冒冷汗”

——“满脑子都是想快点回去,平时我喜欢吃的东西也变得索然无味……”

 

当题主和一个男性接触时,会出现害怕、紧张、焦虑的情绪,在情绪的影响之下,无法安然平静的展现自我,整个人也变得极其不自信、不安全、自我否定,整个情境也变得不再安全,让你只想赶紧逃避,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

 

因为并不了解更加具体的信息,这里仅提出一种参考方向和建议。从这些描述来看,可能和一些早期的创伤体验有关。也许和题主说的“小时候曾经被一个男生猥亵过”有关,也许是和另一些藏在你记忆深处,未被意识到的经历有关。

 

创伤未必是指一些听起来很严重的事件,也可能是一些小的创伤,小t创伤(little trauma)。在《与情绪和解》一书中,列举了以下一些可能产生小t创伤的事件:

 

·情感缺乏;

·眼神交流不足;

·缺乏情绪理解;

·情感虐待,如被大吼、被骂、被操纵、被利用、被威胁要被抛弃等;

·被父母、兄弟姐妹、同龄人或其他人欺负;

·被忽略;

·父母专横;

·被过度关注(被干扰),过度刺激;

·在学校失败;

·失去工作;

·感觉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标准或无法比肩兄弟姐妹的成就,如成绩不好、不擅长运动、不够外向、不擅长社交;

·因任何原因而感到“不同”或孤独,包括但不限于性别、精神或身体残疾、精神或身体疾病、性取向、学习障碍、体型、体重、社会经济地位、文化问题等;

·搬家;

·离婚;

·父母再婚;

·混合家庭;

·不忠实;

·收养孩子或生育孩子;

·被领养;

·与家人发生冲突或疏远;

·法律纠纷;

·身体或精神疾病;

·身体伤害;

·父母、兄弟姐妹或家人生病或有家庭成员死亡;

·父母中有人因为犯罪而被监禁;

·被监禁;

·家庭成员中有人有毒瘾;

·父母中有人抑郁;

·父母有精神创伤、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碍(如自恋型人格障碍或边缘型人格障碍);

·贫困;

·压迫;

·种族主义;

·歧视女性;

·成为遭到偏见或被评判的目标;

·移民;

·无法满足社会期望(宗教的、社区的、等等)

·以上没有提及到的小t创伤;

 

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小t创伤,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人可能用压抑和回避的方式来处理它,这样的人容易变得情感麻木、情感回避;有的人更加敏感,ta对于生活情境和人际关系中被激活的创伤体验特别敏感和警觉,通常的结果也是回避那些给ta带来不好体验的场景和人际关系。

 

每个人自然处理创伤的方式,通常都会在短时间内给ta带来好处,避免了这些创伤体验进一步扩大。但从长期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建立健康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好办法,甚至恰恰相反,长期的回避只会进一步破坏整体生活。

 

而觉察是治愈所有创伤的先决条件。

 

如果把我们经历各个方面分割开来,我们就会发现,最初的情绪常常被遗忘,然而神经网络仍然像一根带电的电线一样起着作用,当时的情绪能量仍然停留在大脑中。当大脑中被分离的网络看到环境中熟悉的东西时,代表创伤部分的神经网络就会被激活。过去发生的事情感觉起来就像再次发生在当下。

 

而处理这些情绪,如果可以在专业人士的陪伴下去挖掘,则是一种更加省时安全的做法。也许题主自己感觉并没有类似的事件,但在心理咨询中,也有许多来访在刚开始咨询中都表示“自己过去的生活没什么事情”,却在持续的咨询中,会慢慢回想出一些被自己遗忘的经历。当这些回忆再一次被描述时,他们往往都会形容的很生动形象,然后惊讶的表示原来以前还有这些事情发生在我身上。

 

如果题主希望采用自助的方式,这里推荐几本书籍购买阅读:

 

·《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延长暴露疗法》;

 

·《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

 

·《创伤与复原》;

 

文章版权属争渡心理咨询,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 http://www.anotherhelp.com/case/530

更多案例

孩子释放出的心理健康信号,作为家长你get到了吗?

你们发现没有,很多家长会在意孩子吃的饱不饱、穿得暖不暖、学习成绩好不好。毕竟吃不饱会饿、穿不暖会冷、考砸了成绩单上写着有。关于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反常行为,有些家

2022-03-08 18:05:24

咨询师:胡雪

详情

怎样在亲密关系中保持安全感

要想在亲密关系中保持安全感,我们需要向内求,改变自己的内在模式,不断尝试、练习以及习惯去信任你自己,花更多的精力去理解和发展你自己,最终你对于自己的信赖,才是你在任何关系

2021-07-17 11:10:19

咨询师:许卉

详情

校园暴力遗留下来的心理创伤该如何修复?

在《身体从未忘记》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件事: 史蒂夫·格罗斯(Steve Gross)过去在创伤中心进行过一个游戏项目。史蒂夫经常在医院里拿着一个色彩鲜艳的沙滩排球到处游走,当他看到愤

2021-09-15 11:50:42

咨询师:汤筠玲

详情

推荐咨询师

王琦

13年学习与沉淀,先后学习认知疗法、叙事疗法、合作取向疗法、新精神分析理论体系、沙盘游戏治疗、绘画心理、焦点短程咨询等;先后跟随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杨凤池教授学习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体系、并进行案例督导 师从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会理事曲伟杰老师学习森田疗法、催眠初中高级、中国象棋疗法 跟随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管理中心主任西英俊老师学习心理危机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体系知识

情绪困扰 儿童青少年 婚恋情感 个人成长
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马上回拨给您,请您接听客服来电
(客服电话:0755-86703504 / 189228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