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做心理咨询没得到预期结果,是真的没有效吗?

有些咨询者曾经说过,最开始接受心理咨询时是抱有比较大的期待的,甚至有人会把它当作重生的机会,觉得做过心理咨询一定会得到比较明显的变化,否则就是没有效果的,大概率会对心理咨询产生失望的情绪。其实心理咨询的有效性,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1.心理咨询改善的是心理层面的问题

如果咨询者来访的目的不属于心理范畴,而是期待解决现实中的困难,那大概率是会失望的。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帮助咨询者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助人自助”,也就是说,心理咨询是让咨询师引导咨询者发展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直接帮助咨询者解决问题。

比如现实中,分手了想要破镜重圆、家长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想通过心理咨询改变不如意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这些都不是做心理咨询能直接得出的结果。

心理咨询是没有办法直接解决咨询者目前面临的现实环境和困局,但是可以从心理层面帮助咨询者改变自身可以改变的事情,从而去影响现实环境,使之走向良性循环,所以觉得心理咨询无效先判断下是否自身的期待有误差。

2.咨询师是否专业,影响心理咨询有效性

心理咨询是否有效,很重要的一点是心理咨询师是否足够专业,国内不靠谱从业者太多,有效的心理咨询,需要寻找合格从业者。

如果咨询者做过一次心理咨询,在该心理咨询师的资质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断定做心理咨询都是没用的,这未免过于片面。

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必须是接受过长期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培训。有些国家甚至规定,心理师需要先被“治疗”(体验被治疗的过程),然后才能申请考心理师执照。在我国许多心理师也经历这个过程。这就是心理师的专业化,他得是被专业的训练出来的。

3.咨询师和咨询者的匹配性

有专业能力的咨询师中,也是各有各的工作风格。有些咨询师偏向寻找问题背后原因,从问题源头改善。前期探索问题源头,可能会占用较长时间才干预。这样的方式前期咨询效果可能不明显,而且探索问题源头过程,可能会触及咨询者不愉快的经验,感受不太好。而有些咨询师的工作风格是偏向于针对咨询目标直接干预,希望短期见效。

一个希望尽快改变见效的咨询者,遇到一个重视从源头改善的咨询师,即使对方专业,也可能对心理咨询不满;一个愿意相互讨论交流,重视理解感受的咨询者,可能对一个主动干预风格,直接解决问题的咨询师不满。

有的咨询师可能对某一些咨询者感觉到很拿手,但对另外一些咨询者,自己感觉好像对他们的帮助不是那么好,那可能就是不太匹配。咨询师和咨询者如果是匹配好,那效果也就会好。如果你心里对咨询师感觉不太舒心的话,咨询师可能就需要通过很多的努力,才能达到你认为的心理咨询结果。

所以咨询者带着不同的咨询期望,遇到咨询风格匹配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咨询者的体验感会更好,也会使咨询者感觉成效较好。

4.和心理咨询师能否达成共识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咨询师的共情、咨访关系中的移情与反移情,会让咨询者逐渐流露出更多的负面情绪,比如失望、悲伤、愤怒等,这都是在咨询过程中必须经历的。

在这个反复曲折的过程中,咨询者逐渐会发现自身的需求会更加明确,自己的情绪也更稳定,负性情绪给自己带来的冲击变得可以承受、耐受、接受。如果咨询者在这个过程觉得负性情绪难以承受,感觉做心理咨询没有用,反而让自己更难受了。

总之咨询者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要有基本的共识和信任咨询师,对自己的需求很明确,也愿意主动参与到咨询的过程中来,对会谈的内容进行思考,对作业积极执行,往往前几次咨询就会有一定的效果,因为感觉到有咨询师在协助自己解决问题,一切有在慢慢变好。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咨询者就需要更多次数的咨询才能见到明显的效果,并非前几次完全没用效果。

如果你做过几次心理咨询都不是以上的情况,但依旧觉得效果不理想,没有人能否认你心里的感受,或许可以尝试换心里咨询师或寻求更专业的机构协


如有需要协助欢迎随时咨询我们,争渡心理。

文章版权属争渡心理咨询,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 http://www.anotherhelp.com/case/577

更多案例

为什么现代人会越来越焦虑?

因为很多事不是努力就能办到,迫于现实,我们的内心越来越焦虑。不可否认,努力让很多人做很多事的时候尝到了甜头,因为有些事的确依靠努力就可以带来更大的收获,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

2020-09-08 16:25:05

咨询师:肖晓耿

详情

怎么样才能让自卑的你重新自信?

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正是自卑促使人们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但是,若被自卑所压倒,则产生自卑情绪,导致神经

2020-10-16 16:20:23

咨询师:肖晓耿

详情

如何治疗强迫症?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强迫症是问题,而人不是问题。作为心理工作者,我们非常了解和理解强迫症患者及家属的担心与焦虑,请不要太过担心,相信经过积极治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需要

2022-03-07 18:50:00

咨询师:王琦

详情

推荐咨询师

王亚姿

协助来访者找到自身的认知偏差并协助来访者调整,陪伴来访者遇见更好的自己。

情绪调节 青少年心理咨询 个人成长
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马上回拨给您,请您接听客服来电
(客服电话:0755-86703504 / 189228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