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你为什么会对亲密关系恐惧,该如何解决呢?(一)

你为什么会对亲密关系恐惧,该如何解决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到了适婚的年龄,却不选择结婚。他们并不是不渴望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只是担心自己的感情付出得不到回应,导致焦虑,于是回避亲密关系,甚至和每个人都难以交心。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我们会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又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让自己好好享受亲密关系,过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一、相关名词解释

二、陌生情境实验

三、常见依恋类型介绍

四、恐惧型依恋的特点

五、恐惧型依恋的成因

六、恐惧型依恋的人该如何自处

七、怎么追回恐惧型依恋的伴侣

八、给恐惧型依恋的建议

 

 

01 相关名词解释

亲密关系:广义的亲密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密切且持续存在的关系,包括亲人关系、朋友(闺蜜)关系等。狭义的亲密关系,是特定的两人之间,亲密、持续且具有一定排斥性的关系,包括恋人关系、夫妻关系等。亲密关系至少应该在6个方面与其他的一般关系有所不同,这就是:了解、关心、彼此依赖、互动、信任和承诺。发展心理学上对亲密关系的解释是:婴幼儿时期与其主要看护者建立起来的信任与被信任关系,可以视作个体亲密关系发展的开始,同时也是亲密关系良好发展的基础。

依恋:指童年期,孩子和长期照料者(通常是父母)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是寻求与某个人的亲密并且当他在场的时候感觉安全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基于一种稳定、安全、信任的情感体验。依恋不仅仅存在于父母关系和亲密关系当中,还存在于让你有交心的感觉的同事、同学、朋友之间,都会涉及到你的依恋类型,但也只有在亲密关系当中才会暴露得更彻底。

 

依恋类型:婴儿的需要被满足的情况,决定了他们的依恋类型,这样的依恋策略,是会延续一生的。根据Ainsworth 的陌生情境实验,婴儿的依恋类型主要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后来,又有研究者,把依恋理论放在研究成人的恋爱关系当中,并且根据焦虑程度和回避程度的强弱,把依恋类型分为了四种: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和恐惧型。我们往往是几种依恋类型的混合,而不是纯粹地只拥有一种依恋类型。

 

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父母的依恋模式和婴儿的依恋模式有一定的相关,父代的依恋模式对子代的依恋模式有一定的预测性。换言之,依恋模式在父代和子代之间的可以传递。一般认为,婴儿往往会和父母有类似或相同的依恋模式,研究发现,依恋具有传递性,儿童早期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在儿童长大为人父母时,也更加容易和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依恋,反之亦然。

 

安全感: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马斯洛)

 

安全基地:并不是指一个地方,而是指一种联合创造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两人之间的、母婴之间的心理状态。当依恋对象在场时,在儿童需要时,依恋对象可以提供保护和支持,儿童会觉得可以自由去探索。

 

 

02 陌生情境实验

 

1963年,Ainsworth 招募了26位怀孕妇女,参加基于家庭的婴儿早期发展研究。一旦婴儿出生,他们和母亲的互动就被严谨地记录下来,为期一年。Ainsworth和她的团队对每个家庭都进行了18次、每次历时4小时的观察,他们收集的数据,也证明了依恋理论的提出者Bowlby的说法:依恋是一种普遍性的本能需要。

 

这个结构化的实验评估大概要花20分钟,妈妈和12个月大的婴儿被请到一个到处是玩具的、让人开心的房间。而后,每三分钟呈现一个场景,包括妈妈在的时候让婴儿探索、妈妈两次离开婴儿、妈妈两次回来跟婴儿重聚,陌生人(通常是经过训练的婴儿观察员)出现在婴儿的面前。

 

研究者期望,这种身处陌生环境、与母亲分离,还有面对陌生人等令人不安的因素组合起来,会触发依恋行为系统可以预测的、基于生物基础的各种表现。

 

经过观察,有一部分婴儿——那些基于一年的家庭观察而被评定为“安全型”的婴儿,表现出了研究者预期的反应:显示出灵活的能力,既能自由探索,又能被联接所安慰。

 

让Ainsworth没有预料到的,而且一开始也让她无法理解的是,有相当一小部分婴儿,看上去完全放弃了联接,而宁愿选择探索。因为,他们不仅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不停地探索,而且当妈妈回来重聚的时候也会回避她,继续探索,这些婴儿被称为“回避型”。

 

与此相反,有更小的一部分婴儿,看上去是完全已经放弃了探索,而宁愿选择联接。因为他们不仅一直忧心忡忡地关注妈妈在哪里,而且当妈妈回来重聚时,他们会显得很难接受妈妈的安慰,或者很愤怒或者很被动,这些婴儿被称为“矛盾型”(抵抗型

 

因此,Ainsworth从陌生情境实验中发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每个模式都对应一个不同的母婴在家庭里互动的模式,这是她对依恋理论最重要的贡献。

 

而我们小时候怎样被养育,怎么被照顾,就会影响到成年后我们与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处模式。而你的依恋策略,是你的亲密关系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为什么你会被特定的人吸引?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这些都和你的依恋类型有关。

 

 

03 常见的依恋类型介绍

 

第一部分:婴儿依恋分类

 

1. 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婴儿似乎有两种彼此对等的能力,在他们感到安全的时候,能随着自己的冲动去探索周围环境,在他们感到不安全的时候,能自然从联接中寻求安慰。

 

婴儿在重聚时的反应,而不是分离时的反应,更能表明依恋是安全型还是不安全型。安全型婴儿——不管在分离时多么难过——与母亲的再次联接让他们几乎瞬间就得到安慰了,而且很容易继续去玩耍。

 

婴儿的这种灵活性和复原力似乎是和母亲互动的产物,这些敏感的母亲能够对婴儿发出的信号和发起的交流进行反应,她们能在婴儿哭泣时很快地抱起他们,并充满柔情和关怀地抱着他们——但是母亲只是在婴儿希望被抱的时候才这么做。她们好像能够很顺畅地将自己的节奏与婴儿的节奏紧密配合在一起,而不是把自己的节奏或安排强加给婴儿。

 

2. 回避型依恋

 

即便陌生情境实验的过程是把婴儿放在一个本身就会让人惊慌的环境,但是回避型的婴儿看上去还是出奇地漠不关心。母亲的离开或者回来,他们好像都明显地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探索着周围的环境。

 

他们的这种明显缺乏痛苦的表现,很容易被人错误地理解为平静。实际上,在分离场景中,他们的心率和那些看上去很痛苦的安全型同龄人一样,都是加快的,并且他们的皮质醇水平(身体主要的压力荷尔蒙)在实验过程前后都明显高于安全型婴儿。

 

回避型婴儿表面上的冷漠,以及实质上依恋行为的缺失,都反映出一种防御性的适应。他们认定了自己想要得到安慰和照顾的任何主动表示都毫无用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放弃了要求。这也就是积极心理学之父赛利格曼所说的“习得性无助”。

 

3. 矛盾型依恋

 

陌生情境实验甄别出了两种矛盾型婴儿:其中一种婴儿是生气的,另一种婴儿则很被动。这两种婴儿都对母亲在哪儿太过于迷恋,以至于无法自由地探索,对母亲离开的反应,也都表现出淹没性的悲伤——其势头之猛,常常使得实验中常规的分离情境不得不中断。

 

和母亲重聚后,生气型的婴儿,他们的反应是在主动表示要跟母亲联接和对她表达拒绝之间来回摇摆——表达拒绝的幅度会从挣脱母亲的怀抱到大发脾气。与此相反,被动型的婴儿,看上去只能很胆怯地或很含蓄地向母亲寻求安慰,好像他们完全被无助、悲苦的状态所压倒,以至于无法直接地接近母亲。

 

和母亲之间并不愉快的重聚,既不能缓解矛盾型婴儿的悲痛,也不能终止他们对母亲行踪的时刻担忧。这就好像是:即便当母亲在场的时候,这些婴儿也一直在寻找一个缺失的母亲。

 

第二部分:成人依恋分类

 

心理学家Kim Bartholomew(1998)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在关系中程度“焦虑”和“回避”程度,将成人的依恋模式进行分类。其中,焦虑程度高(即高焦虑)的人总是害怕对方会离开自己或不重视自己,而低焦虑的人则不会有这样的担心;而高回避的人容易对彼此间的亲密感到不适,而低回避的人,则乐于亲近他人。

 

根据以上标准,人们的依恋类型被分为: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及恐惧型。为了便于后文的理解,我们先来看看这四类人在回避与焦虑双维度上的具体表现:

安全型(低焦虑、低回避):既不担心被抛弃,也乐于亲密,与伴侣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

焦虑(高焦虑、低回避):总是很担心被抛弃、渴望亲密,十分依赖伴侣

回避(低焦虑、高回避):难以信任和依赖他人,对亲密感到不适,追求独立

恐惧型(高焦虑、高回避):担心被抛弃,但又对亲密感到不适,既想要依赖又希望独立

 

你会发现,焦虑型、回避型及恐惧型的人而言,亲密关系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感到不安,这也就不奇怪,这三类依恋模式都被学者们认为是“非安全型”的。

事实上,完全的安全型依恋是很少的,但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人群中以安全型依恋为主的占50%。

 

 

04 恐惧型依恋的特点

其实,通过刚才我们对于成人四种依恋类型的了解,你会发现,恐惧型依恋是回避型和焦虑型的合并进化版本。那么恐惧型依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前:

恐惧型依恋的人往往显得很犹豫。他们既渴望亲密关系,又十分害怕在关系中受困、受伤。他们总是会预想许多自己被抛弃、被背叛的可能性,有时候这种对被伤害的恐惧甚至会让他们宁愿长久孤独也不愿进入一段感情(Shorey, 2015)。

他们的犹豫有时还会表现为对亲密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永远在等待“对的人”,认为只要等到这样的人,自己就会不害怕被抛弃也甘心相互依赖(实际上,即使真的有合适的人出现,他们也不会真的不怕且甘心的)(Alee, 2011)。

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后

当伴侣不在身边时,恐惧型依恋者会感到不安,但当伴侣回到自己身边时,又会感到厌烦。他们自己总是在亲密与疏远之间挣扎徘徊,也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分分合合的戏剧化关系之中,对于亲密关系始终抱着一种质疑和不信任的态度。

他们也总是试图压抑和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害怕在伴侣面前暴露自己脆弱、依赖的一面。

在亲密关系出现冲突时

比起直接与伴侣争执,他们更“擅长”被动型攻击,以隐晦、间接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如出现争执时,他们会疏远对方。

他们也常常是“爱的逃兵”,总想做那个先放手的人。当他们觉得自己总是反复陷入被抛弃的不安之中时,他们不仅会疏远对方,还可能会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避免陷入对方的操控,而采取更为极端方式——主动分手(Williams, 2016)。

不难看出,恐惧型依恋者,就是一群想爱又怕受伤害的人,亲密关系让他们感到矛盾。他们既会因为担心失去而想要亲近,又会因为害怕亲密而想要逃避。这种对于亲密既渴望又恐惧的心态,就很容易让他们在一段关系中表现得“若即若离”。

而另两种“非安全型依恋”,即焦虑型与回避型,在某种程度上都要比恐惧型来的“自洽”,痴迷型的人想爱就用力爱,疏离型的人想逃也没犹豫,唯独恐惧型的人,既想爱又想逃,因而,他们也被认为是最容易将自己陷入无序和混乱的人(Catlett, 2015)。

在亲密关系和日常交际方面有较大落差:

恐惧型的人往往为了不恋爱,去完善和强大自己,甚至能自如地社交,但是很难信任别人。他们害怕在亲密关系中要求别人,也害怕被要求。比如,有的人在受到别人全力地救助的时候,会说:“你们这么不顾一切来救我的命,只会让我觉得自己是个负担。”

对事物和感情的看法经常是负面消极的:

恐惧型依恋基本都是悲观主义者,尤其对自己的感情没信心,刚在一起的时候就开始担心以后会分手,不管两个人相处得如何。而当分手之后,面临复合的时候,他们又会担心复合之后会再次分手。正因为如此,大部分恐惧型依恋者,选择单身。

 

05 恐惧型依恋的成因

根据心理学家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害怕与父母分离,害怕被父母抛弃,是进化造成的人的天性。

婴儿没有自己存活的能力,只有依赖父母的照顾,获得父母足够的关注,才能够健康的成长。因此,当婴儿在与父母分离时,婴儿会通过哭泣、尖叫、大闹等行为来表示拒绝。

依恋理论的核心在于“被依恋的那个人是否在自己身边,且容易找到,并对自己是充满注意力的”。

如果父母是在孩子身边的,并且对于孩子的需求都是能够及时回应的,他们会给孩子以积极的反馈,婴儿就会感到安全,自信,感受到爱。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就会比较容易形成安全型依恋。

而恐惧型依恋的人在童年通常遭遇过父母的情感忽视,如果父母对他的诞生本身就是不期待的、无准备的或者是漠视的,并且对孩子的需求表现出冷漠和无动于衷,那么,孩子在尝试争取父母的注意力和照顾的时候,没有成功,总是失败,就会尝试掩藏起对父母的需要,回避一切依恋需求和亲密接触,逐渐形成恐惧型依恋。

于是,在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中,也表现出焦虑和回避共存的特质。

学者们认为,恐惧型的人会将儿时被忽视的经历以“羞耻”的感受记忆下来——认为是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好好对待,才会被忽视的。在成年之后,他们总是试图在关系中不断压抑这种羞耻感。

这种最具破坏性的人类情感,不仅不容易被我们承认和压抑,它的出现还会使我们对其他所有情绪的表达都遭到抑制。

这就是为什么,恐惧型的人总是担心被伴侣抛弃、被拒绝(认为自己不够好),却在感到这种焦虑和不安的时候,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变得疏远和冷漠(其他情绪的表达因为羞耻感的存在而被抑制)。

看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恐惧型依恋”是可以被改变的吗?答案是肯定的。

怎么改变呢?你可以接着往下看。

 

06 恐惧型依恋的人该如何自处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去经历所导致的“羞耻感”是影响恐惧型依恋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做出改变时,如何应对羞耻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一方面,你可以通过改变对过去的叙述来改变自己对过去的看法,减少自己所感受到的羞耻。比如,你可以回顾儿时的经历(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在脑海中回忆),试着不去将父母忽视和冷漠看作是自己的错,找到并赋予这段经历其他可能的原因——可能是当时家庭条件不允许等等(Djossa, 2013)。

另一方面,你可以试着去释放和表达那些被羞耻感所压抑的情绪。比如,当对方不接自己电话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着先对自己说出当下的感受——没接我电话,这让我感到很担心/害怕”,而不是急忙压抑感受而疏远对方(Shorey, 2015)。

 

07 怎么追回恐惧型依恋的伴侣

你需要确定和你的依恋类型(不要因为对自己冷淡就妄下判断,有时候对方可能只是不爱你)接下来,你需要判断自己是否愿意承担起维护一段稳定关系的责任(注意这里并不是让你为对方的改变负责,而是为你们的关系负责),尤其当你对彼此的关系有很多关于“亲密”的期待,而这对他而言是十分困难的(但不代表不会与你亲密),你是否还愿意留下?

就像欢乐颂里的安迪,就是典型的恐惧型依恋的代表,她经常说:“自己5岁以前的事,都不记得了。”由于早期童年“孤儿”的经历,她严重缺乏安全感,对他人肢体上的接触有着本能的排斥。但是,当有一个人愿意陪伴着她,慢慢打开心扉,用一个长期的过程去克服对肢体接触的恐惧,她就会慢慢获得安全感,就像剧中的安迪和小包总。

所以,当你选择留下,你需要意识到,当变得冷漠时,是在试图表达自己的焦虑、不安,即便他们可能否认,但请不要报复性地疏远,也不要逼迫亲近,要给予空间,让能够学会相信会有一个人持续地、支持性地存在于的关系中(Shorey, 2015)。

每个人都值得被爱。恐惧型依恋者或者其他非安全依恋者,当然也同样值得被爱。但同时,每个人也都不是其他人的拯救,你不要在关系中怀着“救别人”的心愿。爱首先是一种接受,你接受此刻的状态,对来说起到的帮助,要比“我一定要让你变好”更大。

接纳、尊重和爱,往往会给人很大的力量。

 

文章版权属争渡心理咨询,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 http://www.anotherhelp.com/case/463

更多案例

你看见了吗?孩子脖子上的“锁链”

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中,讲究“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本是链接我们整个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血缘纽带,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却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原本鲜

2021-10-30 17:50:03

咨询师:胡雪

详情

挽救婚姻的方法有哪些?

如果把婚姻当成自己的事业,有的人可以事业有成,有的人则一事无成。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找工作相对容易,但是如何以这份工作为起点,成就自己的终身事业就很难了。职业道路很长,中

2022-04-14 18:00:17

咨询师:潘峻峰

详情

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胆小怎么办?

我们普遍认为性格内向的人,说话比较少,显得不太合群,这些不合群又显得自己“和别人格格不入”,因此容易引起自卑等情绪困扰。

2021-04-27 15:31:43

咨询师:肖晓耿

详情

推荐咨询师

宋雅妮

广州争渡心理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宋雅妮,暨南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擅长个人成长、人际关系、情绪压力等领域心理咨询。

个人成长 人际关系 情绪压力
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马上回拨给您,请您接听客服来电
(客服电话:0755-86703504 / 1892288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