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重大事件发生之后,最难愈合的是内心的“恐慌”


作者 | 争小小
来源 | 争渡心理



重大事件发生之后,最难愈合的是内心的“恐慌”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到来……


我想这应该是昨天很多人心中闪现的一句话吧,在这个后疫情时代,我们不止需要为各自的生计奔波,还需要每天担心今天是不是能够平平安安的上下班,也许下一刻你就要接受隔离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时候,突然起来的意外就这么发生了,一下子牵动了所有人的心。一下子铺天盖地的信息让大家的心情变得格外复杂,或许是担忧、是恐慌、是期盼、是质疑、是庆幸……

 


每当重大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更多的关注事件后续的进展,但是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实事件发生之后,我们的心灵也需要一次修复和重建。所以,我们在对重大公共事件的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之外,对于所有人的心理状态也是需要关注的,创伤后的心理干预很重要。


对于我们来说,最可怕的心理问题是急性恐慌。在这个信息的时代里,大家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电视、新闻等渠道,十分快捷的获得消息,甚至很多都是视频信息。当你目睹了事件的发生,画面短时间内会感同身受地反复出现在你的记忆中,严重的话就可能引起惊恐急性发作。难受的感觉像是失去了最亲的人,心绞着痛一样,没有适当得到辅导和梳理的话,这种恐慌就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长期反复的习惯,或者产生更大的心理问题。


急性恐慌,故名思意就是突然出现的恐慌症。在我们说缓解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这里所说的症,不一定指代的是个人的一种疾病,也有可能是人和人,或者人和事物之间所产生的关联反应。


恐慌症,是在一段特定时间内,有强烈害怕或不适感受,突然发生下列症状中四项以上:


-心跳加速或心悸

-出汗

-发抖或颤栗

-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感

-梗塞感似会呛到

-胸痛不适

-恶心或腹部不适反胃

-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将发狂

-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的感觉

-冷颤或脸潮红

-头痛、不稳感、头昏沉、或快晕倒的感觉

-失去现实感、感觉事物不真实,失去自我感、感觉与自己疏离

恐慌的终身盛行率,在一般人口约为1.5-4%,好发于二十余岁晚期,病因则有多项说法。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说这不就是一种疾病吗?都会出现这么多的生理反应。如果有人坚信是一种病的话,最好就先去医院,找精神科看看,再回头来看文章会好一些。不然,就心理学而言,很多人都是因为“信不信”的问题,而得了真的病。我们跟他们说心理,他们会用医生那套理论去反驳我们。同时,他们也会拿我们这一套去反驳他的医生,最终两边不讨好,受害是自己啊。所以请你想好了,再看下去。


人和人间的心理反应,到近代还没什么学派去研究,虽然我们在生活中天天都感受到。比如:很讨厌别人抽烟,但是看见自己亲爱的爸爸抽烟,可能不但不讨厌,而且还觉得很酷很可爱。这种因人而异的反应是正常不过,可是我们还没有人这样去看“心理”。总是以为心理就是合理的存在,不合理的就不会存在一样。那些和普通人聊天没有多大区别的心理咨询,有时明明人家在恐慌,就使劲叫人不要慌,恐慌不对。那个恐慌表现的负能量散发,就被人一句打回去,被压抑越大,负能量就越大,普通恐慌也会变性急性恐慌的。就是越说,问题越严重的意思。


很多人从小就因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接触什么,然后人和这些什么之间就可能产生了一个发病的触发点。之后再见到或者想起那些东西,甚至差不多的模样的东西,就会失去自控而害怕恐慌。我们有个案是小时候,触碰过地毯吓到了,现在30多岁了,还害怕基围虾,虾只要一动,她自然就会急性恐慌。吃了基围虾,还会有过敏的反应,吃别的虾和海鲜就没有。


可能会有人问:“地毯和基围虾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个大家不用去考虑,因为本来心理就不用讲道理,讲的是感觉、感受等他自己的心里的理解。因为谁也不理解,就如同好白菜为什么都给猪拱一样。唯有,我们站在,那一颗白菜和那一只猪之间才体会得到。但是,我们要真的考虑是像是这次客机坠毁一样的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万一对家人产生恐慌。到底是像地毯,还是像基围虾,还是因为另有家人……这些点都要全面的考虑到,或者日后生活中出现了别一些问题上的恐慌和害怕都要关心。万一,看到这客机坠毁,以后就害怕上班、结婚、学习、生小孩等就麻烦了。


我们只有全面考虑之后,才想去怎样帮助家人,就可以防止越说,问题越严重的情况出现。真有恐慌的话?我们可以往我们的家人,平生有没有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去想。这些能力,代表家人遇上问题时,能不能知道和控制自己怎么办,有没有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当然最好,没有的话也要看平日他是否情绪不稳定,总是不听家人说话,野蛮的否定和反驳。没有当然好,有的话,家人就可能帮不了他什么了。


如果从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方向去思维训练,重点在于让她自己想怎么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们支持她想好就尝试行动。做好了做到了要给她肯定和回应,让她想事做事的自信回来,就天不怕地不怕了。沟通的方法,遇事时,那怕由最简单的生活琐碎事情起,我们都可以,先问他想什么,怎样做到。然后,我们才给他不同的意见。


比如:

A:你认为今天中午吃什么好?

B:不知道

A:吃西餐好吗?

B:没所谓还可以吧!

A:你想到西餐吃什么了吗?

B:吃牛扒!

A:嗯,吃哪一家的?

B:……ABC家的。

A:嗯,怎么去?

B:走路去。

A:嗯,走起。


在这里西餐是一个方向,吃牛扒是个目标,行路去是怎么做的过程。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思维模式和激活动力、能力、情感和真感受的思路。在脑科学来说,这个方向、目标、过程,都自己想出来的话,就会长出一根新的神经元,用来传道和供应所需要完事的能力和信息。


越用这一种思维模式和思路去想事情或问题,那么思维网络中,那一组新长出来的新的神经元,就会越来越强大。比如打球打的好的人,他们那组打球神经元就会特别强大。一说到打球,开心都来不及,何来害怕。反之一叫他们去唱歌比赛,就可能吓到腿软。原因就是平日没有向那个方向,想过、做过、想怎样做过。


最后我们不愿人活在恐慌中,所以人能事事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想去面,用思维去想解决问题,不要习惯情绪和抱怨,总问理由。我们总会天天都长神经元,时时自控思维能力成长和强大。对于我们自己的好处,可能是无限量大有好处。加油!谢谢你的耐心~




END


直击内心疑惑,解决心理烦恼——


个人成长:告别焦虑恐惧、摆脱原生家庭


职场人际:突破社交障碍、提升沟通技巧


两性心理:掌握两性差异、化解信任危机


情绪压力:培养情绪管理、化解焦虑抑郁


深圳市争渡心理咨询预约入口,“一对一心理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你解决心理困惑。


扫描下方二维码

扫码预约



END


文章版权属争渡心理咨询,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 http://www.anotherhelp.com/case/579

更多案例

为什么天天担心害怕失去你的人,最后反而会先离开?

这主要是因为那个天天担心害怕失去你的人,内在缺乏安全感。他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就是“天天担心害怕失去你”,所以,他总是会因为担心对方离开而非常痛苦,最后因为承受不来这种痛苦和

2021-06-30 13:56:56

咨询师:潘峻峰

详情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上)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答:不断抑制不住愤怒、无能为力、怨恨,尤其是无助感,会持续蔓延一段时间。然后便一直想哭、恼怒!容易被惊吓。

2020-07-16 18:37:17

咨询师:张丽

详情

心理亚健康该如何应对?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就容易造成心理亚健康的情况。并不是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据统计,我国70%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只有10%的人是心理健康

2020-08-12 17:38:20

咨询师:潘峻峰

详情

推荐咨询师

张开颜

张开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深圳市心理咨询协会性与婚姻治疗委员会委员,拥有15年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历,并长期兼任深圳市中小学驻校心理咨询师,作为女童保护组织深圳讲师志愿者, 一直致力于儿童性安全的教育和宣传。

情绪压力 婚恋情感 儿童/青少年 个人成长
请填写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马上回拨给您,请您接听客服来电
(客服电话:0755-86703504 / 18922884964)